-
为什么胡适的许多著作都只有上半部?
《白话文学史》初稿写于1921年,胡适几经增删修改,于1928年由新月书店出版了上卷。而下卷则终不能问世,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同命运,黄侃曾因此调侃胡适是"著作监",写书总是"绝后"。话虽然阴损,但想必道出了当时许多胡适的读者的共感。
-
作家"手稿"是一个蕴含丰富的宝藏
近期,刘心武的《班主任》、舒婷的《致橡树》、巴金的《随想录》、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作家手稿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一经展出,马上引起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一场"奔走相告"。
ZUO JIA YIN XIANG
01老舍12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开幕
纪念活动期间,老舍纪念馆还推出了"老舍在北京的足迹"展览,串联老舍在北京生活、居住过的15处地点,讲述老舍与北京的情结。
02《林纾冤案事件簿》:拨开层层谣言还原历史真相
作者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追根溯源地回到史料之中,尝试拨开那些被层层谣言包裹起来的真相……
03周云蓬与杜甫
作为古诗阅读者的现代人,需要时刻注意,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古人和我们思考的逻辑和生活情境相同。
04宋词压卷之作为何多处遭误解
人只有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才可以称名于后世。立德较为空泛,立言的价值大多体现在身后,最能体现当下价值的莫如立功。
-
-
钱锺书与中国现代批评的困境
钱锺书终其一生都甚少对现代文学——尤其是新文学,发表正式的评论。不过,从他的一些文学作品里,以及某些私下谈艺的诗文中,读者还是可以曲折地看到他对现代文学的某种态度。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邵宁宁 2019/01/17
-
-
鲁迅,一个经常买醉的人?
鲁迅作品中有丰富的对醉酒人事的描写,无论在小说、散文(杂文)、旧诗还是学术著作里,"醉"字都频频出现。
来源:《创作评谭》 | 侯桂新 2019/01/16
-
-
现代汉语词典:一本书的"甲子往事"
《现代汉语词典》的成功不仅仅因为有长期稳定的专业队伍、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强大的学术支撑,更重要的是老一辈学者在编修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来源:经济日报 | 杜翔 2019/01/14
-
-
20世纪的图书编辑是怎样工作的?
全世界所有的书可以说都是经由图书编辑之手诞生的,在它们与读者见面之前,已经经过了编辑们一道又一道的细细审阅……
来源:澎湃新闻 | Dzolan 2019/01/09
-
-
1968年诺奖解密:老舍没有获得提名
近日,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终候选名单终于解禁公布,并无老舍的名字。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讯 2019/01/09
-
-
中国古代文学的选本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选本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选本文献的考证与清理,研究者对选本文献所进行的扎实详明的考证工作及其筚路蓝缕之功让后来者不能不肃然起敬。
来源:光明日报 | 邓建 2019/01/07
-
-
史铁生与朋友们最后的聚会
和插过队的朋友一起回忆回忆,感到亲切、快慰。我发现,倒是每每说起那些散碎的往事,所有人都听得入神、感动;说的人不愿意闭嘴,听的人不愿意离去。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庞沄 2019/01/04
-
-
吴宓的四位良师诤友
吴宓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而且还写得一手好旧体诗。在他学诗的道路上,有四位良师诤友对他诗艺的日益精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社科网 | 孔令环 2019/01/04
-
-
古籍文献中的北京岁时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先秦时期,今天的北京地区就建有一座名为"蓟"的都邑,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的燕国都城。
来源:新华网 | 乔天一 2019/01/03
-
-
"元旦"演变史
元旦,先秦时也叫"元日""上日""改岁",两汉时称"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叫"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以后才开始出现"元旦"的称谓。
来源:解放日报 | 陈华文 2019/01/03
-
-
《新华字典》与改革开放
如果要评选一本中国人最熟悉的书,那么非《新华字典》莫属。诞生65年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本小小的字典陪伴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
来源:人民日报 | 张贺 2018/12/29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为何寓意高贵
在众多色彩中,有一种颜色低调却不容忽视。它是摇曳的紫藤花的颜色,是馥郁的紫丁香的颜色,是浪漫的薰衣草的颜色。它就是紫色。
来源:《月读》 | 富丽 2018/12/29
-
-
燥起来吧!辛弃疾
四五岁开蒙,我被父亲强行拽到人生的起跑线上,就预见到自己这一世的开心事不会多。
来源:解放日报 | 王春鸣 2018/12/29
-
-
唐代边塞诗人以及被文学化的长城
《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古题,《乐府解题》这样形容:"古词,伤良人游荡不归。"
来源:文汇报 | 萧牧之 2018/12/25
-
-
新发现的钱君匋赠文手稿
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搬住到澄衷的一个古老的钟楼底下,那一列楼房空洞和寂寞的空气,给我占有了。
来源:文汇报 | 胡志金 2018/12/24
-
-
纪念木心:"美学是我的流亡"
画家、作家木心先生离开这个世界七年了,建于木心故乡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开馆也逾三年了。两年多前,当我第一次去木心美术馆时……
来源:文汇报 | 李平 2018/12/24
-
-
《申报》有关朱自清的两则史料
第一则是朱自清致老友夏丏尊的一封佚信,以《关于〈平屋杂文〉》为标题刊载于《申报》1936年4月1日第22版"读书俱乐部",文章署名"佩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管勇 2018/12/21
-
-
郑振铎纪念展亮相国图
12月19日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新中国文化和文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文有典 美行如圭——郑振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
来源:央广网 | 方永磊 2018/12/21
鲁迅:生命的路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蔡元培: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一日,我借得一本《三国志演义》,看了几页,先生看见了,说:"看不得,陈寿《三国志》,你们现在尚不可看,况且演义里边所叙的事,真伪参半,不看为妙。"
巴金:小狗包弟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
陆蠡:覆巢
九月秋凉的一天,上午十点钟左右,我走过这成为上海中心的大动脉--霞飞路……
林徽因:窘
暑假中真是无聊到极点,维杉几乎急着学校开课,他自然不是特别好教书的……